400-865-0021
受到俄乌战争的直接影响,英国内政部(Home Office)2月17日取消了被称作“黄金签证”的200万英镑投资移民签证。
在当地时间3月15日,英国内政部又抛出重磅信息,更新并发布了移民法修订通知Statement of Changes to the Immigration Rules: HC1118。
图源自英国政府GOV.UK官网
根据这份内政部提交给议会的移民法规修订通知,多项移民类别政策有重大调整:
取消“首席代表签证”,4月11日起正式关闭
统一“全球商务人才流动”路径,分为5个小类
新增快速增长企业签证和高潜力人才签证
这些具体的措施会对留学家庭有哪些影响呢?未来的移民途径还有哪些?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1►移民签证有哪些新变化?
首先,我们来看看这次具体的签证政策变化。
取消“首席代表签证”
英国的首席代表签证,属于创业类移民项目,旨在为总部在英国境外、希望拓展英国市场、在英国成立分公司/全资子公司的高管颁发相应的签证。由于没有投资额度门槛、5年即可获得英国永居,近几年来成为最热门的移民签证。
在这次的移民法案中,英国内政部取消了“首席代表签证”(Sole Representative Visa)。
对于此前已经提交该签证申请和已经拿到该签证的人来说,“首席代表签证”于4月11日正式关闭后,不会影响移民局继续审理这些申请人的首签和续签。
推出“全球商务人才流动”路径
取消了首席代表签证后,英国内政部又推出了全新的全球商务人才流动路径(Global Business Mobility)。全球商务人才流动路径,指的是英国境外的公司在英国设立分支机构时,为派遣的商务人员提供的新类型签证路径。
这一路径整合原来的几种“人才调动”类别的签证,目的是使企业更容易将其雇员从世界其他地区派遣至英国,便于企业在英国开展生意。
如此一来,和“人才调动”相关的分支/路径,都属于“全球商务流动人才”路径的范畴,比如高级专业人才、毕业管培生、借调/外派人才、供应商人员、在英国建立新业务的人才。
不论属于以上哪类,申请人都需要获得公司的赞助(Sponsorship),才能够申请签证。上述全球商务流动签证下的五个签证小类均不具备永居导向,申请人在完成工作后必须立刻离开英国。
图源:https://www.sableinternational.com/blog/first-look-at-the-uk-s-new-global-business-mobility-route
新增快速发展企业签证
这次的移民签证列出了快速发展企业的标准:
1. 企业需要证明,其在过去三年期间的年平均收入或年平均就业增长率超过 20%;
2. 在上述的三年期间开始时,企业必须拥有超过10名雇员。
企业满足上述条件后,可以获得签证的发放资格。申请人在取得“2年首签+3年续签”后,将有机会申请永居。
新增高潜力人才签证
高潜力人才签证(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),可以简单理解为针对非英国大学生的毕业生签证(PSW),同样给予两年签证(博士三年),不存在永居导向。和英国PSW签证只适用于应届生不同,高潜力人才签证适用于毕业五年内的申请人。
申请人的毕业院校需要在以下三个排名中位于全球前50(满足三个榜单中至少两个),是名副其实的全球高潜力人才了:
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;
Quacquarelli Symond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;
The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
2►向留学家庭释放了什么信号?!
英国自从脱欧后,失去了欧洲大陆天然的人才库,人才问题变得尤为重要。如何更高效地汇集顶尖人才、让更多的人才为英国贡献收入,是英国当前需要应对的问题,内政部这次的移民签证政策,可以看做是吸引人才的大动作之一。
纵观近两年英国的移民政策整体形势,并没有因为疫情和脱欧的原因而变得宽松,反而越来越严格。虽然英国叫停了投资移民签证和首席代表签证,但与此同时又快速推出多种新的移民签证项目。
图源:https://www.relocatemagazine.com/news/immigration-technology-chancellor-launches-visa-scheme
高净值家庭做生意更容易
内政部这次整合原来的“人才调动”相关的签证,统一为“全球商务人才流动”路径,人才调动相比之前更容易了,这将为其他国家的商业公司开辟英国业务提供更大的便利,吸引更多的高净值家庭在英国发展生意。
英国近2年的政策调整,重心都放在了中小企业上,而高质量的企业更是重中之重。新增的快速发展企业签证,类似于北上深企业的“户口指标”,具备永居导向,这一政策将帮助企业吸引到更多的高质量境外人才。无论对英国的企业还是对于寻求永居的人才来说,这都是一个双赢的利好政策。
高潜力人才发展空间更大
高潜力人才签证,致力于吸引外国顶尖大学的毕业生来英国就业。英国在脱欧之后,对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。
能够为英国创造收入、提供高端技能的企业和人才,是英国未来吸引的重点。从这次的移民签证中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,未来英国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缺口会越来越大。
总而言之,留学生群体及高净值留学生家庭,未来在英国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。
3►英国移民推荐方式:创新签证
对于有移民意向的留学家庭来说,当前具有永居导向的签证类别包括:
1. 传统的工作签证(Skilled Worker Visa)
2. 创新签证(Innovator Visa)
3. 全球人才签证(Global Talent Visa)
4. 本次新增的快速发展企业签证(The Scale-Up Route)
对英国有移民意向的申请人可以将目光锁定在Innovator Visa(创新签证)。
目前英国转永居除了创新签证,其它签证都需要5年的时间,可以说创新签证是英国移民中性价比最高的,3年就可以申请永居。
创新签证适合于具有新商业理念,并且希望在英国创办公司的企业家,或者希望将现有的商业拓展到英国的企业家。
图源:https://www.supremelegalpractice.com/visa/representative-of-an-overseas-business-visa/
从2019年3月创新签证出台以后,经过近3年法案不断的修复,创新签证已经非常成熟。因投资门槛低、通过率高、申请永居等待期短等优势,创新签证深受有意向移民英国的投资人欢迎。
对于创新签证,这次并没有大的修改,主要修改方面在永居的申请和规定上。在处理永居申请时,对于没有完全满足永居要求的申请人,如果移民局认为申请人实际或者显示出来是可以满足永居要求的,并不会直接拒绝申请,在申请人缴纳相应的健康费用之后,移民局会给予申请人3年续签签证,申请人可继续在英国创业。
当下英国所呈现的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缺口,对于有意向送孩子去英国留学的家庭来说同样也是机会,如果您想把握住这份机会,应该尽早为孩子规划国际教育路线!
在“去哪里留学”这个问题上,除了我们熟知的传统留学大国英国和美国之外,新加坡、中国香港等亚洲留学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度也呈现出连年上升的趋势,新加坡尤甚。
如果生活在战乱地区,不得不作为难民前往其他国家,要如何接受教育?若生活在大山深处或者是极度贫穷的地方,又该如何接受教育呢?
不少送孩子去英国留学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不管是学习、工作还是创业,都能有机会留在英国,在丰富海外经验之外,如果能顺便拿个永居就更理想了。那么问题来了,疫情对英国留学的影响大吗?今年英国签证的签发情况怎么样?
受到中国教育观念的影响,很多家长在为孩子在英国择校时,看到Private school就以为是私立学校,看到Public School就以为是公立学校。或者受到翻译的影响,Public School被翻译为公立学校,State School也被翻译为公立学校,这两种说的是一种学校吗?英国的私校、公学、公校…你都能分清吗?——益益带你一文分清!
英国政府官网公布的《英国学生签证统计报告》 表明,截至2021年9月,英国政府共签发了近43万份学生签证(含学生家属签证),较疫情前的2019年9月增加了55%,创下历史新高。其中,共有超13万名中国大陆学生获得英国学生签证,占英国学生签证发放总数的32%,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了13%。简单来讲,每3个去英国留学的人里就有1个是中国人。
“来中国上十天课,能在美国顶一年”,这究竟是夸张还是事实?难道国外的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很少吗?国外的课程比国内更简单吗?——就英国教育来说,与中国的高中课程有所不同,A-Level课程开设的科目相当广泛,包括文科、商科、经济、语言、数学、法律等七十多门课程,从选择到学习都有许多的注意要点,而这也只是英国优质教育中的一小部分。
申请英国的寄宿制中学,尤其是知名的寄宿制中学,其复杂程度要远远大于申请大学本科和硕士的申请流程,位置少,申请人多,竞争压力很大,是英国知名寄宿中学的特点。一些英国顶尖中学,如伊顿、哈罗等,通常需要至少提前两到三年申请。因此,有明确目标学校的家长,一定要及早准备。在申请过程中,这些关键时间节点,家长一定要提前圈定!
英国政府3月8日发布了最新的2022夏季评估考试的正式学生指南,Ofqual 和教育部意识到学生在疫情期间可能面临困难,因此对相应政策进行了调整,包括科目调整,考试时间等内容。
We're glad you like our website.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and service, please complete your details and we will gift you a free "UK Education Guide" Magazine.